2018年6月,我们一行8人2车,沿川进青出的经典路线自驾青藏高原。

此行得到了众多老朋友的关注。为感谢大家的关爱,现将沿途随拍的一些照片奉上,供有兴趣者一瞥。

从塔公草原远眺神山雅拉雪山



玉隆拉錯位于川藏北线(317国道)的雀儿山下,海拔4040米。不同的季节湖水呈现不同的颜色,被誉为人间仙境。我们去的时候天气阴沉,但碧绿的湖水仍然让人为之赞叹。


怒江七十二拐,长约12公里,相对高差1500多米,从海拔4651米的业拉山口急降至海拔3100米。拐弯前观察对向来车常常不是往前看,而是要往后看。





位于八宿县的然乌湖紧靠川藏南线(318国道),面积约22平方公里,为藏东第一大湖。它处于喜马拉雅山、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,四周雪山环绕,风景绝佳。湖畔各种档次的宾馆都有,在这里小住,体会一下高原山水的暮霭朝晖,会别有情趣。



被誉为“中国最美冰川”的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境内,距然乌湖不远,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,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。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,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,常年雪光闪耀、景色神奇迷人。冰川下端是针阔叶混交林地,皑皑白雪终年不化,郁郁森林四季常青,头裹银帕,下着翠裙。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,规模大,进入方便,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。以发育美丽的拱弧构造闻名,是罕见的自然奇观。在这里,冰川、湖泊、农田、村庄、森林等融会在一起,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。

在波密路遇河南输变电施工队伍在架设高压线。据他们介绍,这是为即将开工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新线做准备。我们一路看到,世界屋脊上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正在热火朝天地持续建设中,不禁让人感叹中国工人的伟大。


鲁朗林海位于林芝市境内,海拔3700米。这里的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一派田园风光,令人流连。住在民俗风情浓厚的扎西岗村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附近的鲁朗镇,五星级宾馆也有。


林芝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路上随拍






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,是林芝地区最高峰。它海拔7782米,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端,有“西藏众山之父”之称。南迦巴瓦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,云雾缭绕,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,据说每年只有60余天能见其真身,所以也被称为“羞女峰”。我们住在山脚下的索松村,苦等至日落时分,终于一睹芳容。落日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?今夕何夕?如梦如幻的美景,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






巴松錯藏语中是“绿色的水”的意思。它长约18公里,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,最深处达120米,湖面海拔3480米,湖水呈翡翠色。巴松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,湖区森林密布。湖畔的结巴藏寨美得就像世外桃源。

湖边的雪山名字汉译意思为“燃烧的火焰”,据说在夕阳下确实如此,但我们无缘相见。

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,拉萨就不远了。




拉萨布达拉宫广场



拉萨大昭寺金顶



罗布林卡,达赖喇嘛的夏宫,约等于清廷的圆明园、颐和园,不过要小几号。


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錯,海拔4441米,就在拉萨至日喀则的公路旁。



从羊卓雍错出来后,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,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。据悉,在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就是卡若拉冰川,距离只有300多米,冰川面积达9.4平方公里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冰川犹如一幅巨型唐卡悬挂在路人头上,熠熠生辉。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,卡若拉冰川的雪线每年都在后退。冰川若干年后是否还会存在,是让人十分忧心的一个问题。



终于来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,在这高耸入云的世界最高峰脚下,任何语言都是蒼白的,甚至是多余的。


通往珠峰大本营的山路並不平坦,但还算好走。



在日喀则札什伦布寺,恰逢一年一度的展佛节,这天供万民瞻仰、顶礼膜拜的,是未来佛即强巴佛即汉传佛教中的弥勒佛。我不禁在想:我们这一路总能逢凶化吉,遇难成祥,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佛祖在保佑?



从青藏线出藏时途经的纳木错,是西藏第二大湖泊,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,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。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,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,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,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,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。“纳木错”为藏语,蒙古语名称为“腾格里海”,都是“天湖”之意。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。


繁忙的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,相伴我们渐行渐远,惜别高原。再见西藏,我还会回来的!

最后,作者也来露一小脸。